返回

大地芬芳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四十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了夜里,她还舍不得脱下,和衣睡了一夜。四十年前,为了防止敌人偷袭,她和她的游击队时常是这样和衣而眠的。

    此后只要有空闲,她就关起门来披挂整齐,在想象里驰骋冲杀一番。但她觉得不够过瘾,于是这天夜深人静之时,悄悄出门,扛着梭标在依稀可辨的山路上逡巡。荆棘挂脚,夜露湿衣,她毫不在意。她仰望头顶,苍穹深邃莫测,三五点星星不知疲倦地闪烁。昔日露营查哨时,她多少次注视过这一块夜空呵。她感叹着,慢慢踱回宿舍。有人出门解小手,一眼看见她,吓得哎哟一声直叫有鬼。她只好抱歉地一笑,回到自己房里去了。

    一个幽灵深夜在干校周围游荡的传闻,很快在劳动改造的干部们中间播散开来,制造了一点小小的恐慌,也给这荒寂的山野增加了一层神秘的色彩。她继续夜游,而且把出游的距离延伸得更远了。一个月朗星稀的深夜,她沿着山路一直走到五里外的一条深涧才回头。在距干校还有百余步的地方,一个黑色人影犹犹豫豫地游移过来。她没有回避,握着梭标迎过去。如霜的月光映亮了黑影的脸,那是陶玉林的脸,讶异、讥笑、怜悯的神色在这张脸上逐步显现。她没有认出这个人,但隐隐约约觉出这是自己人的脸。她下意识地喝道:“口令!”这位自己人迟疑了一下,应道:“革命——”她回答:“成功!”她满意地点点头,把梭标递给这位自己人,交待道:“提高警惕,注意敌情!”然后,她迈着沉稳的步伐回房里去,仿佛刚刚从哨位上下来。只是到了第二天,她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把梭标遗失在哪儿了。

    这年秋天,干校开了两天闭门会议,中途不许退场,会议内容也不许外传,搞得很神秘。不知是有意排斥还是无意的遗漏,没有通知陈秀英参加。干校所有的人,包括食堂的大师傅都与会了,只有陈秀英没去,在厨房里搞伙食。会议第二天,陶玉林悄悄跑到厨房,剥了一个凉薯,边吃边说:“贵党的党内斗争真是太厉害了,把人屁眼都骇紧!”她不理他,他根本没资格来评说我党的事。陶玉林笑得像只猫头鹰:“嘿嘿,你说好笑不笑,林彪这家伙,硬是好吃得很,他跟堂两个偷了毛主席三只鸡,跑到蒙古燉鸡吃去了!”

    陈秀英闻言色变,喝道:“不许你讲反动话!”

    陶玉林不以为然:“什么反动话?这是中央文件讲的嘛,林彪不是好东西嘛!我从窗户里听得清清白白!”

    如此攻击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林副统帅,这还了得!陈秀英勃然大怒,挺身而起,抓住陶玉林的手腕就往会场拖。陶玉林懵了,挣扎了几下,居然没法挣脱。陈秀英力气大得惊人,一直将陶玉林拽到台上,慷慨激昂地叫道:“同志们,他攻击林副主席偷了毛主席三只鸡,其居心何其毒也,我们一定要与他作坚决的斗争!”会场立即哗然。干校革委会主任抓住她往台下拉,她推开了,振振有词:“不,我不能离开斗争第一线!我要誓死捍卫毛主席的权威,捍卫林副主席的权威!”主任火了,怒睁双目:“陈秀英,你给我住口!林彪阴谋篡党夺权,开着三叉戟飞机叛逃国外,你竟敢当众为他鸣冤叫屈,是可忍,孰不可忍!”陈秀英脸色发黑,惊呆了,嗫嚅着:“这、这是真的?”主任把厚厚一摞文件在她眼前抖动抖动:“怎么不是真的?白纸黑字,证据确凿!我们正传达党中央的精神,你居然敢冲击会场,反动气焰太嚣张了!把她给我关押起来!”立即冲过来几个彪形汉子,将她双手反到背后,推推搡搡地弄进一间专门关押批斗对象的小黑屋里。门锁上了,陈秀英一边捶门一边无限迷惘地喊:“喂,你们告诉我,林彪他为什么要反对毛主席?”但是,没有人回答她。她困在黑屋里来回踱步,百思不得其解。

    其实,干校革委会并没想把她怎么样,她没听传达,不知情不为过,何况她是个被大家都视为精神有点不正常的人,关押一晚,消除一下影响就算了。晚上大师傅给她送饭时,还特意往菜里多搁了几片肉。可是第二天早晨,大师傅奉命放她出来做事时,却发现后窗被撬开,人不见了。

    陈秀英是在黎明时分越窗而出的。她彻夜未眠,一些混乱的画面和声音充塞在脑壳里,令她头疼不已。后来,脑子里的画面渐渐减少,难以捉摸的现实逐步远去,而历史却清晰地向她走来。她轻而易举地撬开窗户跳了出来。她先到了自己的房里,将晾在竹篙上还有点湿润的灰色军装取下来换上。然后打绑腿,穿草鞋,往腰里系好皮带,戴上八角帽,拄根竹杖走出门去。走出干校大门时,有个人影一晃,隐约跟随在后,她没在意,脑子里晃动的人影太多了。那人影还在后面喊,天都没亮真呢你莫跌到岩墈下去了!她亦不予理睬。

    她用竹杖探着路,跌跌撞撞地,向着山谷对面的重峦叠嶂走去。跌倒了多少次,她一点也不知道。天色大亮,她瞥见了腿上的血痕,这更加深了她回到了过去的感觉。她到了溪边,溪流上出现了一座风雨桥。桥栏残缺不齐,桥上的瓦顶也没有了,但是她还是把它认了出来。那个遥远的冬天,她被两个国民党兵押至这座桥上时遇到陶玉林,她因此获救,并带着陶玉林沿着桥南端的林中小路回归青龙山,重新打

第四十章(3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